纽马克翻译理论视阈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翻译策略研究
A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Fighting Covid-19: China in Action Based on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DOI: 10.12677/ML.2022.104088, PDF, HTML, XML, 下载: 501  浏览: 1,207 
作者: 李佳欣: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关键词: 纽马克翻译理论白皮书翻译翻译策略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White Paper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摘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而在中国抗疫期间,西方媒体则对中国进行了有组织的污名化,因此,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宣示中国抗疫的政策主张,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国外宣工作的重任。本文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出发,探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英译本中运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在纽马克语义翻译原则的指导下,音译等翻译策略的使用有效地确保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纽马克交际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对原文进行适当地增译、省译、转换和释义,可以有效地传达源语信息,增强文本的可读性和交际的有效性。
Abstract: Fighting Covid-19: China in Action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that truly records the arduous course of China’s fight against the pandemic. However, during China’s anti-pandemic period, the Western media stigmatized China in an organized manner. Therefore, to infor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pandemic information, sha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with all parties, and declare China’s anti-pandemic policies and propositions are the important tasks that history and the times have entrusted to our foreign propaganda work. Based on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ighting Covid-19: China in 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emantic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e us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transliteration effectively ensured the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ddition, omission, conversion, and interpretation can effectively convey the source language information, which enhances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ex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文章引用:李佳欣.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阈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翻译策略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4): 685-69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088

1.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白皮书已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府立场和态度的重要窗口。为此,白皮书的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白皮书的翻译不仅是决定对外宣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也是关系中国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的大事。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中国存在误解,其原因主要是西方舆论造成的,也与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的不足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中国抗击疫情期间,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了有组织的污名化,构建了一套西方政治话语模式。事实上,中国的疫情防控战取得了巨大的战略成果。白皮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准则,肩负大国责任。因此,向世界展示中国团结、诚信、负责任的良好国家形象,宣扬中国秉持命运共同体的准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探析白皮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中翻译策略的使用,致力于丰富白皮书翻译的分析视角,拓展研究方向,为日后白皮书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理论基础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他的著作《翻译方法》中提出了纽马克翻译理论。1988年,纽马克出版了《翻译教程》,介绍了一些翻译方法,如直译和改写 [1]。1991年,纽马克发表了《论翻译》,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的概念 [2]。在纽马克看来,语义翻译试图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接近地呈现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则试图使读者尽可能接近原读者 [3]。在语义翻译的指导下,文本的翻译是客观的,而在交际翻译的指导下,文本的翻译是相对主观的。语义翻译注重准确性,要求翻译文本的形式更接近原文。语义翻译既要遵循词汇和句法结构,又要尊重语境,尽可能地保留原语的文化特征。交际翻译要求译者以交际为目的,更多地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纽马克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类,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吁型文本。他指出,表达型文本的翻译应以语义翻译为基础,而信息型文本和呼吁型文本应以交际翻译为基础 [3]。而纽马克认为,二者并不能绝对区分开来。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孤立地使用某种方法,二者在翻译中经常交替融合使用,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的编写和翻译基于两个原则,即有力量和有温度。所以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该白皮书的翻译保持了翻译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传达了我国抗击疫情的政策和进程。在这份白皮书中,可以发现采用了音译等策略来保持文本的原始内容和风格。恰恰是与纽马克语义翻译的内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翻译遵循处理的灵活性和沟通的有效性。在理论的指导下,译本采用了增译、省译等多种翻译策略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它印证了纽马克交际翻译的有效性。简而言之,该白皮书的两个翻译原则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吻合。

3.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策略探析

3.1. 增译

增译是指适当地添加一些单词、表达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含义。汉语是一种典型的并列语言,而英语则不然。在汉语中,有很多句子没有主语和连词。相反,英语中,两个句子之间必须有严格的主语和连词,所以在英译过程中,需要添词以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纽马克认为,译者有权改变和改进原文的逻辑,调整句法结构以达到交际效果 [4]。

例1:

ST:累计治愈率94.3%,病亡率5.6%。

TT: This demonstrates a cure rate of 94.3 percent and a fatality rate of 5.6 percent.

例2:

ST: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

TT: The people must maintain their faith in ultimate victory and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纽马克认为,译者有权调整逻辑或添加必要的内容,以更好地达到交际效果。例1中,用代词“This”作为短句的主语,符合英文表达,逻辑关系清晰。例2中,划线的句子没有主语,但是翻译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是根据原文的逻辑内容选择添加主语“The people”,使信息传达更加准确流畅,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3.2. 省译

省译是指省略原文中的某些词,有些词在翻译时通常不翻译。译文虽无对应词,但有其意义。省略的目的是使译文更加简洁、清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的英译本最终面向外国读者,英文版旨在更好地传达其信息。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符合英语语言习惯,最终的宣传材料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汉语注重对称美感,包括一些四字词、平行结构等。范畴词是指表达某些类别的词,这些词本身没有实质意义,例如“问题”、“状态”和“情况”。在中文中,范畴词常常用来增加句子的可读性。然而,在英语中,这些重复结构和范畴词往往会被省略。因此,在原文信息赘余重复的情况下,译者往往遵循交际翻译原则,通常采用省译法。

例3:

ST:为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政府特发布此白皮书。

TT: To clarify its ideas on the global batt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now releases this white paper.

例4:

ST:武汉市针对患者数量急剧增长、80%左右是轻症的情况,集中力量将一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改造成16家方舱医院。

TT: In Wuhan, faced with surging infections and considering that 80 percent of cases were mild, the city government mobilized resources to repurpose stadiums and exhibition centers into 16 temporary treatment centers.

例3将“中国理念”与“中国主张”并列结构整合为一个词“ideas”,更加清晰简洁,同时仍保留源语信息,体现了交际翻译方法的应用。从例4可以看出,范畴词“情况”被省略。目的语采用“faced with”和“considering that”的句式结构,使得译文更加地道。综上所述,在不影响源语含义的情况下,删除和修改冗余信息可以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的指导下,为了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在翻译时达到对外宣传材料的最终目的,译者往往采用省译来达到交际效果。

3.3. 转换

转换是指当汉英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存在差异时,在保证原文意思的同时,有必要在翻译中改变词性。汉语是动态的,动词在汉语叙事中占主导地位。而英语是静态的,写作中其包含的动词较少,通常英文会使用名词来表达动词的含义。因此,在英译中,有必要对词类进行转换,以更好地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例5:

ST:中国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中国对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

TT: China gave timely notific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the onset of a new coronavirus, and China has great empathy with victims all over the world.

例6:

ST:强调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

TT: He called for prompt release of information on the epidemic and enhanc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例5中,“通报”和“感同身受”是动词,译者采用其相应的名词形式“notification”和“empathy”,将动态词变为静态词,使译本更具可读性,从而体现了交际翻译的目的语指导。此外,汉语多用副词–动词结构,英语多用形容词–名词结构。从例6中可以看出,将“及时发布”的副词–动词结构加工成形容词–名词结构“prompt release”,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词类转换使翻译更加流畅灵活,完美体现了纽马克交际翻译的内涵。

3.4. 释义

所谓释义是指对英文读者无法理解或直译后会误解的信息进行恰当的解释。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该白皮书包含了许多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元素。文化负载词和政治负载词是指那些有效传达某种文化或政治内涵或关联的词或短语,这些词或词组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并不存在。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效果,译者需要对这类词进行释义。

例7:

ST: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TT: They were required to stabilize the six fronts (employment, finance, foreign trade, inbound investment,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market expectations), and guarantee the six priorities (jobs, daily living needs, food and energy,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the interests of market players, and the smooth functioning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

例8:

ST: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

TT: The Chinese nation never forgets the help and generosity it receives, and always reciprocates with the same goodwill.

在例7中,“六稳”和“六保”是典型的政治词汇。为使读者了解政治政策,达到交际效果,译者转述“六稳”和“六保”的含义。为目标语言的读者提供一系列有关我国政策的相关知识。例8中,“投桃报李”四字成语是典型的汉语表达方式。因为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所以译者先分析其意义,再通过其内涵进行解读。基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原则,译者在意译的同时,试图达到更加接近读者阅读习惯的效果。释义使读者能够准确、流畅地掌握关键信息,是交际翻译指导下以读者为中心的典型体现。

3.5. 音译

顾名思义,音译是一种用发音代替意义的方法。音译指一种语言的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以相同或相似的发音表达。一般来说,在某些情况下,译者需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来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例9:

ST: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

TT: Two hospitals - Huoshenshan and Leishenshan - were built.

例10:

ST:筛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等中成药和方药。

TT: Jinhua Qinggan Granules, Lianhua Qingwen Capsules/Granules, Xuebijing Injection, and other TCM drugs and herbal formulas.

例9中,“火神山”、“雷神山”源自古代神话,指用“火神”、“雷神”的力量来镇压瘟疫,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在白皮书中,译者直接对其进行音译。这不仅避免了冗长繁琐的翻译,也避免了误译,造成目标语和源语之间的偏差。从例10中可以看出,“金花清感”、“连花清瘟”、“血必净”等一些药品名称也采用了音译。这使外国读者能够准确流畅地掌握关键信息,是纽马克语义翻译以文本为中心的典型体现。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高度关注语义和句法结构,关注原文确切的上下文含义。所以为了保证白皮书翻译的准确性,保留原文源语的确切含义,所以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名音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符合纽马克“不改变原文,尽可能接近原文,准确传达原文内容”的语义翻译原则,很好地体现了语义翻译的内涵。

4. 结语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真实记录了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本文以该白皮书为语料库,研究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白皮书英译过程中的两个翻译原则,并探讨了在各自原则下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一方面,译者遵循语义翻译的原则,采取了音译等翻译策略,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在此前提下,译者以一定的灵活性整合中外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从而增强对外交流的有效性。体现了交际翻译的内涵。译者采用了一些翻译策略,如增译、省译、转换、释义等。综上所述,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及翻译的灵活性和可读性。本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独立运作下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而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重叠交互使用没有做出分析和探讨。随着我们对外宣翻译的认识更加科学、系统化,外宣翻译必将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肩负更多的责任。外宣翻译研究作为一个日益完善的领域,将会有更新颖的视角、更丰富的内容、更完整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 (2001)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2] Newmark, P. (1991) About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Clevedon.
[3] Newmark, P.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4] Newmark, P. (1991)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Clevedon.